18016091277
欢迎访问EV之家首页!新能源物流车 新能源货车电动物流车 新能源物流车
18016091277
2019-05-14 浏览次数:12,317 次 盖世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形势正在恶化。过去22天,全国发生了11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形势陡然严峻。5月10日,工信部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副部长辛国斌要求全行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
在此背景下,5月11日,中国最大的充电运营商——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在青岛发布了“面向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以下简称“充电网双层防护”技术),希望通过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随着保有量增加,过去几年,我国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逐年增加,从2014年之前的每年不到10起增加至2018年的40起。而2019年4月以来,已经发生了11起燃烧事故。
特来电提供的历史数据表明,80%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是在充电中或充满电后一小时发生的。这意味着,如果可以确保充电安全,那么就能大幅减少电动汽车的自燃事故。
特来电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充电运营商,已经建成21.6万个充电终端,累计充电次数7000万次,充电量接近23亿度。目前每天充电交易达到16万笔,充电量达到500万度。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止4月底,全国充电桩累计数量为95.3万台。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家运营商特来电、国家电网和星星充电分别运营12.8万台、8.8万台和7.9万台。
该公司此次发布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基于其柔性智能充电技术和大量用户充电数据进行开发。所谓的两层防护是指CMS(充电管理系统)主动防护以及基于用户充电行为的“大数据防护”。
电动汽车的充电主要由车辆BMS(电池管理系统)来控制,在充电过程中,车辆与充电桩进行数据交换,充电桩的CMS也会对充电过程进行监测,通过车辆、BMS和充电桩之间的通讯,来确保充电安全。
在特来电的充电网双层防护中,第一层“CMS主动防护层”包含充电电压不匹配、控制器通信故障、电池过温、电池低温、电池温度异常、电池过充、整包过压、数据不刷新等11种防护模型。第二层“大数据防护层”涵盖了电池寿命、动力电池不均衡性、电池安全、充电行为等8种防护模型。
用户的每一次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都会被上述19种模型计算分析,其中,异常的数据会产生报警。如果触发了主动防护的11种指标之一或者大数据的8种指标之一,则会被停止充电。当某辆车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触发了主动防护导致充电停止,那么这个行为将会被通知用户、运维岗与安全岗,进行相关的检修检测。
特来电表示,通过两层防护体系,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的可预测、可预警、可控制和可追溯。而基于海量充电数据可以建立起针对不同品牌车型、不同电池配置的车辆档案库,对车辆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做出预警,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专业维修建议,为车辆修理和养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 王秉刚
5月11日,来自工信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多位行业专家,以及来自上汽、比亚迪、蔚来、威马等主机厂和宁德时代等电池公司的25位技术安全专家对特来电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技术进行了评审。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代表专家们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评价称,“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推广价值。
鉴定委员会认为,“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建立了充电网大数据的19个安全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充电网对动力电池的冗余安全防护,防护范围在空间轴扩展到充电侧、能源侧、用户侧,在时间轴上实现了向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扩展,构建了多角度、多维度、系统化的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模型,并进行云端大数据的学习和进化,使得充电过程及汽车安全隐患做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
据特来电大数据云平台统计,在2018年特来电的5300万笔订单中,特来电防护体系共防范了32万次不安全充电,安全防护比达0.6%,避免烧车事故16起,降低事故发生率达65%;今年1-3月,充电安全两层防护技术也预防了多起重大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要想发挥作用,需要汽车主机厂、电池供应商和充电运营商通力配合,尤其是需要三方的数据互联互通。
5月13日,特来电母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特来电目前已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奇瑞、长安、一汽、广汽、东风,领跑汽车、华人运通等众多车企和电池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打通相关的充电安全数据,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并在充电安全事故的分析上通力合作,建立一套面向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除上述车企外,还有上汽、北汽、长城、宇通、金龙、蔚来、蔚来、威马、金康等汽车主机厂和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三家电池公司参加了“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鉴定评审会。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车企和电池公司与特来电签署充电数据共享协议。
目前尚不清楚,主机厂和电池供应商愿意开放哪些数据与充电运营商共享。不过,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表示,比亚迪愿意开放相关数据给充电桩运营商,这样就能从开发到使用环节互相配合,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许林则表示,汽车动力系统的安全协议应该全行业共享,充电运营商的平台也应该与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管理平台打通,实现数据共享。
行业交流请扫下方微信
扫一扫,即刻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