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6091277
欢迎访问EV之家首页!新能源物流车 新能源货车电动物流车 新能源物流车
18016091277
2020-01-13 浏览次数:10,393 次 中国汽车报网
“建议在2020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再退坡。”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随后在发言中回应“请大家放心”,今年新能源车补贴将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这在会场引发了热烈的掌声。
1月11日,三九第三天,寒冬中的钓鱼台芳华苑,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现场演讲,回应业界热点,阐释政策指向,为新一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万钢在致辞中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热点,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构建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包括要执行新能源汽车停车费优惠、放开路权等措施。
二是建议取消对新源汽车限购限行的要求。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放开限行限购,适当放开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中的金融措施。
三是建议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预期,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财政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央地方财政补贴总退坡幅度已超70%。建议2020年底前,稳定现有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不再对补贴产品的技术指标作新的调整,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补贴退出后的产品规划与研发工作。
四是建议2025年之前继续实行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针对相关政策指向,苗圩在发言中说,我国新能源汽车2019年12月的销量,已经恢复到退坡以前的销量水平,补贴退坡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恢复,品质逐步提升。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最完善的政策体系、最齐备的配套体系,也出现了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从长远来看具备良好的规模和优势,所以,会继续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不动摇。
苗圩表示,下一步,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
二是要促进协调发展。将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要尽早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修正案。
三是要加快改革创新。
四是要扩大开放合作,高水平、高质量地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和国际市场。
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不仅带来了产业变革,也对出行方式、城市布局、道路设施、城市治理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在5G、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走在全球前列,要实现汽车和车联网、城市道路、城市管理系统的有机对接、协同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演讲中表示,支持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智慧城市发展,将加强对有关试点城市的指导和支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不断提升试点的层次和水平,继续鼓励试点城市因地制宜进行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建设城市数字化平台,打通城市数据链,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建设未来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智慧城市。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汽车产业、能源产业大变革息息相关。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对此提出六点见解:
一是汽车革命与能源革命融合,大幅度改善能源结构,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发展。
二是电动化要建立在绿色化基础之上,必须从制度上和技术上使电动化与新能源对接,预期到2025年前后电动车的性价比超过燃油车,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推动电动汽车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三是共享出行有望重构城市交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电动汽车将使共享出行的“人公里成本”下降40%左右。
四是跨界技术和造车新势力的加入,充实了网联化、智能化的内涵。
五是汽车革命与能源、交通、城市变革协同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解长期困扰我们的能源、环境、城市交通等痛点和难点问题。
六是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给市场和社会应有的预期,是推进汽车革命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何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广泛关注的热点。“当前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快速推进,消费升级势能释放,汽车普及程度将会继续提高。汽车消费必将迎来新的增长,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依然前景光明,空间广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持续加强投资管理,防范产能过剩风险,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完善制度供给,营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加速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畅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循环,促进汽车更新消费。
新能源汽车发展,与能源变革紧密相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换电服务及储能的出现,逐步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将高度融合,实现绿色交通和绿色能源的转型,共同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在发言中表示。他介绍,2020年,国家能源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以下工作:
一是支持探索创新充电商业模式,促进“车桩协同”发展,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二是加快推进先进技术研发,加快柔性充电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无线充电、智能充电等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充电智能化水平。
三是继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提高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充电安全性。
四是推动充电服务平台整合发展,为交通能源的绿色转型、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扫一扫,即刻进行对话